麥道森專欄:那斯達克Nasdaq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l 今年以來美股整體市場漲了不少 , 而其中一個以前跟台灣關係很密切的 Nasdaq 也漲了 18%, 反觀台灣的科技股卻還是很弱勢 , 而大家熟知的 Apple, 股價也還是 一蹶不振 , 其實 Nasdaq 跟你想的不一樣 l 下圖是美國 morningstat 的資料 , 美國 Nasdaq 綜合指數的前 25 大股票 ,YTD Return 是今年以來的漲幅 ( 截至 2013-8-2), 透過圖示 , 可以看到電腦科技股佔權重很高 , 但是貢獻指數很有限 , 而超過 50% 以上的則是許多各位很陌生或平常不會投資的公司 ,Gilead,Biogen, Celgene,Facebook 等 l l Gilead, Biogen, Celgene 是美國近十年的新興產業 , 快速成長 , 且這些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中有一個產業這幾年快速崛起 , 就是生技產業 (Biotech), 這些生技產業的市值已經可以挑戰各位比較熟悉的傳統製藥公司 , 包含默克 , 輝瑞 , 葛蘭素等 , 我在寫富蘭克林生技領航基金:略落後大盤的主動型生技產業基金 , 這篇文章時 , 曾經寫了幾個有關美國生技股的情況 , 各位或許有興趣 revisit 一下 , 我簡單敘述如下 l 美國生技行業的快速發展 , 這些大型公司積極併購各種小型生技公司 , 雖然短時間的併購溢價過高 , 但因為這各行業屬新興行業 , 因此佔取版圖更重要 , 也換來了這些大型生技公司的市值越墊越高 , 再加上美國 FDA 發現傳統化學製藥發展 20 多年下來 , 遇到了許多問題跟後遺症 ( 如超級病毒 ), 因此更加支持生技產業的發展 , 使大者恆大的趨勢非常明顯 l 今年截至 7 月 30 日,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前五大權重股吉利德 科學 、安進、 Celgene 、生物 基因 、再生元製藥今年累計漲幅分別達到 68.09% 、 29% 、 85.26% 、 48.21% 、 59.98% 。 l 此外 , 其他新興科技也開始入列 , 如臉書 Facebook 或者最近剛列入成份股的電動車 Tesla(0~...
「你有沒有AI人工智慧的產品,我們現在很缺!」
一位從事金融業多年的朋友在碰面時,第一句話就問起人工智慧。
從各種角度來看,2016年可以說是人工智慧元年,如alphaGO,以及許多美股公司都出現人工智慧的部門營收跳升,包含NVIDIA的AI人工智慧晶片,特斯拉分手與NVIDIA合作,以及我們的大家長台積電的高速運算部門佔比也已經達到整體營收的11%,可以宣告人工智慧元年已經來到。
來到投資界,這個風潮也持續延燒,這位朋友就提到,過去基金行業的銷售基本都倚賴銀行通路,但現在他們開始思考透過AI的產品,自己經營社群,希望能夠去除通路,讓真正好的產品能夠出現在使用者面前。
在麥道森關心的資產管理業界,包含ETF以及共同基金也都出現這些新的產品設計,標榜可以透過智能設計,找到投資的alpha,譬如說高盛就在近幾天發行了一檔active beta的產品:GSSC.us。這些趨勢都讓真正做人工智慧的公司水漲船高,麥道森做了一張圖,還讓各位看看,如果你打算增加ETF在人工智慧投資,可以選誰,以及今年以來的績效如何。相關連結可以點選:https://goo.gl/oBDfi8
熱力圖方塊大小是資產規模,規模越大,方塊越大。顏色則是以今年以來的YTD績效10%-20%為上下限,越紅代表績效越好。
這些ETF基本持股遍佈在亞馬遜(美股代號:AMZN.us,字母公司:GOOGL.us,臉書公司:FB.us等。這些公司目前擁有的數據量相當驚人,並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各種新服務的提升,包含Google相簿的人臉,動物等辨識。
有關這些人工智慧的公司,近一年各式文章介紹很多,我也不多說,自己爬文即可。
不過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市值最大的QQQ基本還是提供一個很好的人工智慧ETF的選擇,規模大,費用率地,且歷史相對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