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io Reader: 傻瓜商品大變形操作ETF攻守三招
歡迎光臨 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Zinio,期待與您分享佳作! 革命性的閱讀體驗。 盡享數位體驗: www.zinio.com 傻瓜商品大變形操作ETF攻守三招 今年將掛牌近30檔,海外股匯債到期貨都能投資 當全球市場皆因為各項國際政經變數而詭譎多變,台股也跟著跨入「ETF戰國時代」。 今年以來,ETF(指數型基金)儼然已成為投信的主戰場,元大、富邦、國泰、復華、永豐等投信都爭相發行商品。 若說今年是有史以來該類商品最炙手可熱的一年,一點也不為過。台新投顧協理黃文卿觀察指出,近一、兩年來,ETF受到國內投資人青睞的程度,確實有增無減。 今年相關商品到底有多炙手可熱?從發行檔數的變化,即可見一斑。 自國內第一檔ETF元大台灣五十在二○○三年問世,到一四年底止,這十二年間總共僅發行了二十二檔,換言之,平均每年發行不到兩檔。 但是,今年以來,國內新發行的檔數已來到二十檔,短短不到一年就逼近前十二年的發行總量;若計入其他已送審查、等待掛牌的,今年新掛牌數有機會衝到三十檔。 掛牌檔數的爆發性成長,連帶推升整體資產規模與成交量激增。以國內整體ETF資產規模來說,第三季已超過二千六百六十五億元,與去年初相比,成長幅度超過六六%。 再以成交金額占台股大盤的比重而言,過去多年來都低於二%,直到去年六月以來,每個月ETF占大盤日均成交比重都翻倍成長,高於六%;今年以來,更有三個月的日均交易比重都超過一○%。 十月的第一週,又有四檔全新ETF正式掛牌上市,除了黃金、石油相關,還有連結韓國KOSPI 200指數(編按:從韓股挑出兩百檔藍籌股、加權編製的指數,當中有三星、現代汽車、LG化學等業者,占韓股約九成市值),也是國內第一檔追蹤韓股的ETF。 今年底前還有發行追蹤美元指數表現的「標普美元ER指數」、美國長天期公債表現的「ICE美國政府20+債券指數」將上市,代表日後此類商品不僅形態越來越多,連結的「標的物」也激增了。 從國內連結股市、原物料、匯率、債券的ETF統統問世,就好比是投資人的目的地不論位於國內或國外、屬於風險性或收益型資產,都有「直通車」班次可搭乘了。 台灣五十被視為「傻瓜投資」最好的入門商品,奠定了ETF在投資人心中不一樣的地位。但隨著國內掛牌上市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這些商品雖然都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