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低波動ETF更新

20160628 SP 500低波動指數更新

        大約是兩年前有寫過美股的低波動ETF,可以參考連結:

http://anddiliao.blogspot.tw/2014/01/blog-post_26.html

        當時報告有提到幾個特點:

1.      低波動率的股票可能可以帶來高報酬率,這個異像,存在很久,並引起學術界以及投資界的討論

2.      事實上,大約1970年就發現低波動卻可以outperform,直到2013年,費瑪教授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更讓低波動這個因素,普遍被投資人認同

3.      晨星曾經提到亨式Heinz Company,就符合低波動卻高報酬率的異像,將之稱作為債券型的股票

4.      美國S&P 500低波動ETF(SPLV.us),長期來看,不僅波動率更低,其績效更是不錯,常有機會勝出指數本尊:S&P 500

5.      台灣在2014/1/27也編列一個低波動高股息指數,可惜至今尚未發行出ETF,投資者無緣使用。

 

更新S&P 500低波動ETF(SPLV.us)

昨天在covered call 有提到(http://anddiliao.blogspot.tw/2016/06/20160628covered-call-etf.html)

,今年2016年以來,YTD績效表現不錯的有低波動、價值型、高股利,因此更引起要來更新splv狀況的念頭。

        SPLV追蹤S&P 500 中,過去12個月,股價波動性最小的100家公司,並依照其波動性給予不同權重,原則上越低波動的,權重越高(注意:並非以市值加權)。

        就產業別來看,公用事業、核心消費達20%,其餘金融、工業、醫療、電信都有一些。

       

        公用與基本消費很容易理解,金融則有不少REITS,以及一些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PGRALL仔細一看,這些公司的盈餘都是很穩定,因此股價呈現低波動也是很有道理。類似例子還有BRK波克夏。

        今年以來SPLV績效表現分析

拿來與S&P 500 比,超級亮眼,YTD 6%大勝S&P 500

主要原因有兩個:配置比例以及選股能力

就配置比例,SPLV公用事業與核心消費高於S&P 500,這是因為公用事業與核心消費產業本身就是防禦型,波動性較小(下表綠框)。

選股能力:一般是用同行業中,績效是否超越來評估。下表可以看到,紅框是低波動,各類股績效都超越S&P 500(藍框)。

 

SPLV的晨星評論:

1.      Splv適合保守投資人,可作為核心資產配置

2.      低波動公司通常有穩定的盈餘,如CVSAT&T、公用事業、保險公司等,如CVS2008年盈餘仍成長22%,但整體S&P 500盈餘卻衰退78

3.      1972年,三個學者就發現高風險不一定等於高報酬。

4.      2000的泡沫之前,低波動的公司不具有高報酬,但泡沫之後,投資人傾向保守,對低波動的公司喜好度上升。

5.      低波動與價值型公司具有高度重疊,因此某些批評者認為應該去除價值型這個因子(這個論點或許學者比較關心,投資人只要能夠表現好即可!!!)

6.      可替代ETFiSHARE有一支更低成本的USMV,管理費更低(SPLV0.25%、ISMV0.15%),長期來看,USMV績效更優一些!!!

 

 

發行以來USMVSPLV績效表現

結論:

1.      有人批評,在成長很明確的時代,成長性個股往往都會超越價值型,也超越低波動性

2.      也有人提到,低波動中的公司,往往都是盈餘穩定,但成長緩慢的公司,因此一旦景氣確立,這些公司成長性較弱,資本利得程度會較差。

3.      但,投資市場經過多年的調整,早就有一群人願意為了取得穩定盈餘,低波動的公司,付出較好的價值,估計這就是低波動指數為何能夠在1970年就開始有統計,能夠超越指數的原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共同基金診斷Part1

20160520資產配置,該動態還是靜態及 ishare 資產配置系列ETF介紹

美股ETF:BOND.us債券天王精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