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擇時?]探討資產配置公式

http://cn.wsj.com/big5/20140114/inv072653.asp?source=newsletter


2014年 01月 14日 07:19
尋找完美的投資公式
正文 評論 更多投資參考的文章 »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轉播到騰訊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到優士網 投稿 打印 轉發 4英文字體如果你在找一個可以放任不管、但在任何環境下都仍會產生不錯回報的投資組合,那么這個投資組合會由哪些東西組成呢?

好答案特別難找——特別是在當前環境中,股票和債券顯得如此昂貴的情況下。

相關閱讀
值得考慮的新年理財計劃
2014年不宜購買的十種商品
名人最珍視的理財建議
大機構2014年如何下注?
2013年七大投資經驗教訓
投資顧問和理財經理一般是推薦60%股票加40%債券之類的組合(隨著年齡的增長,股票少一些,債券多一些)。這樣一個投資組合一年至少要做一次"再平衡"——把某些表現好的賣掉,買進更多表現差的,從而恢復最初設定的比例。

其理論依據是,股票表現差的時候債券表現會很好,反之亦然。但這套理論是有缺陷的。


從歷史上看,上述投資組合只有在股票或債券或兩者估值合理或價格便宜的時候才取得了成功。在過去,如果你在股票和債券雙雙估值過高的時候投入這個投資組合,事實證明它將是一樁非常不劃算的買賣。

利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股票債券回報率數據和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的通脹數據,我考察了上述投資組合在過去經通脹因素調
整的表現。

這個投資組合從1928年到1932年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價值,在1936年到1947年、1968年到1982年這兩個更長的時間段內同樣貶值——這還沒有扣除稅款和費用。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多數投資者這樣投資都會損失慘重。

現在呢?

按照1928年、1936年和1968年發出警報信號的同一批指標衡量,今天的美股顯得非常昂貴,透露著不祥的信息。比如,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跟蹤的
數據顯示,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的價格達到過去10年每股利潤的25倍,而歷史平均值是16倍。


Xinhua/Zuma Press
美聯儲主席貝南克:繼續"縮減"可能有害于債市。根據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數據,現在非金融股的價格是公司資產價值的一倍。這個指標被稱為"q比率"。據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金融學教授史蒂芬‧萊特
(Stephen Wright)研究,q比率的歷史平均水平約為0.6倍。

事后檢驗顯示,自從19世紀以來,兩個指標都是預測未來股市回報的強大工具。與此同時,債券收益率因為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處在接近歷史最低的水平。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公司債券收益率接近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低水平。

沒錯,通脹現在顯得很溫和,但債券收益率低的時候通脹總是顯得很溫和。債券投資者會因為通脹率突然上升而受打擊。美聯儲從1月份開始"縮減"對債券市場的干預,也有可能給債市造成傷害。

根據波士頓資產管理公司GMO(管理資產1,120億美元)的估計,60%股票加40%債券的均衡投資組合在未來七年左右最多也只能獲得微薄的回報。

還有哪些選擇?

市場史學家、加州紐波特比奇(Newport Beach)資產管理與顧問公司Research
Affiliates董事長羅布‧阿諾特(Rob Arnott)說,旨在經受各種環境的終極"普世"被動型投資組合,將是房地產、大宗商品、股票和債券各占相同比例,并定期做"再平衡"恢復到原來的比例。他的這一建議是受到了德國文藝復興時期金融家雅各布‧富格爾(Jakob
Fugger)所做投資的啟發。

他補充說,投資者應當買進包括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在內的全球性投資產品,而不只是美國的投資產品。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駐洛杉磯理財顧問亞歷克斯‧沙希迪(Alex
Shahidi)主張均等配置股票、大宗商品、長期國債和通脹保值國債。

大宗商品和房地產在通貨膨脹突然爆發的時候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從而在債券(和股票)發生虧損的情況下給予補償。

另一些人說,投資者應當持有自然資源類股票而不是大宗商品,因為包含大宗商品期貨的基金會涉及一些交易費用。還有一些人說,投資者應當把黃金包括進去。

所有這些建議都是以假設為基礎。要想有確切的依據,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呈現多種資產類別在長時間范圍內的表現。(比如美國通脹保值國債在90年代以前是不存在的。)而且現有數據可能也沒有多大用處。有些市場(比如黃金)已經因為散戶的涌入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倫敦理財顧問安德魯‧史密瑟斯(Andrew Smithers)在幾年前為英國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一個學院的捐贈基金委員會詳細考察了被動型投資組合。他主張將投資組合簡單地配置為股票和現金(比如短期存款),一年做一次再平衡。他發現現金的平衡作用強于債券,因為它與股票的關聯度更低,并且受通貨膨脹影響的程度也低于債券。

史密瑟斯說,最好的長期表現來自每年將股票占投資組合的比例在60%到100%范圍內進行調整,具體比例取決于股價按照長期指標(如席勒的10年往績市盈率或"q比率")衡量有多昂貴。

用對過去的研究來指導未來,絕對不可能完全可靠。史密瑟斯的分析具有簡單、符合常理的優點。

按道理,可能要做兩個方面的調整。第一個調整是投資于某個全球化的股票組合,而不只是投資美股。第二個調整是非股票部分除了現金以外,還要把通脹保值國債包括進去。不過史密瑟斯對此持有異議。

簡單即是美。但怎樣找到正確而簡單的答案,并不像表面看來那么容易。

Brett Arends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共同基金診斷Part1

20160520資產配置,該動態還是靜態及 ishare 資產配置系列ETF介紹

美股ETF:BOND.us債券天王精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