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診斷Part1



l   最近幫一個熟人(簡稱為A)作基金義診,有幾個特殊的現象

Ø   首先資產配置過於集中式的分散,什麼叫做集中式的分散,就是把一筆為數七位數以上的金額,分散在51檔同質性大略很像的基金,這些同質性很像的基金可以歸納為以下
 
區域/單一國家
檔數
分散性
比例
股票
全球
1
1.3%
 
美國
3
中等
4.8%
 
台灣
5
8.4%
 
中國
2
5.1%
 
+
2
中等
3.0%
 
+
1
中等
2.0%
 
亞洲
6
中等
15.1%
 
資源
6
中等
22.8%
 
新興市場
19
中等
24.6%
 
俄羅斯
1
3.3%
 
韓國
2
2.3%
債券
高收益債
2
中等
6.0%
 
新興市場債
1
中等
1.3%
SUM
 
51
 
100.0%
l   其次股票跟債券的比重顯然有所偏頗,整個投資組合僅有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合計約7.3%,姑且不論這兩個工具對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報酬特性,這樣配置的比重明顯的就是沒有配置的觀念,尤其當這樣的投資組合散落在4家銀行跟一家香港的券商,只要業務人員說什麼就相信,錯把業務當作專家。再者一個較為分散性佳的債券投資組合一定不是只有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這種建議的方法完全就是看到過去績效好就來建議客戶,又是錯把非核心資產當核心資產投資






l   再往下看,會發現這51檔基金大多是區域性甚至是單一國家型,且投資的概念很相近,也就是說當市場風險來時,這些投資組合的走向會高度相關 下圖是這些核心資產在2008海嘯時的走勢圖,同質性很高,

這樣的投資組合,相關性矩陣如下,可以看到甚至有工具的相關性高達0.9,不用懷疑,乾脆就買一檔就好了




l   如果客戶願意配置在全球債券型基金,走勢圖會是下圖的緩步波動向上的線型
l   此外,令我覺得更加訝異的是,A君全數都是用單筆投資在這些屬於分散性較差的投資組合,某些同質性的部位, A君可能會買兩次到三次,但成本卻相近,這個現象我的解讀是,這些投資組合通常被建議是都是已經漲一段,才被業務人員建議,且當這些投資組合下跌時,業務人員並會建議客戶攤平或停損,但更可惡的是當這些投資組合又漲回到成本附近,甚至更高時,才來建議客戶加碼.
l   我對這個現象的看法認為有幾個可能,業務人員在市場好時,叫很多客戶買進,當市場下跌,業務人員甚至銀行的中台人員徬徨無措,祈求市場回升或者不敢去面對客戶,如果是更利害的業務會根本就忘記有叫客戶買進什麼標的,反正公司推什麼才來打電話給這些好客”(不會客訴而且會一直買的就是好客”)

l   而我更仔細的去詢問一下A君的需求時,我發現A君並不需要靠投資收益過活,在很久以前,就因為經商成功,早已不需要為錢煩惱,但是A君有幾個期望

l   首先,A(目前約55)認為自己雖然不需要為生活費煩惱,但總覺得一直沒收益不是辦法,我對這個理財目標的解讀是退休金要有一個確定來源,這個目標的幾個工具都還不錯,年金,定存都可以確保在老年時有一個固定支付來源,不過這個部分都面臨惡性通貨膨脹時,固定收益商品都會因此受傷,因此通常需要再附加抗通膨的工具,ex 房地產或者Tips或黃金等實體資產等. 當然如果是建立一個分散性佳的投資組合也不錯,不過這個這個並不是絕對,如果客戶錢很夠用,即使在台灣買買低利率的定存+一個抗通膨工具也可以

l   其次,子女已經長大,兒女(不只一位)都已經畢業,進入職場,尚未成家,A君希望子女可以開始建立資產,希望贈與部份金額給子女,讓子女能有部份金額支付房屋的頭期款,從訪談的過程當中,A君並未認為這個是一個必要,我也認為這種期望適度就好,而這種工具屬於短期的計畫,一般不需要透過任何投資工具,僅需要透過贈與(一種的方式是透過贈與附有負擔的方式進行)

l   最後,A君希望每年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一筆金額,這個部分,我的建議是可以建立一個投資組合,將投資組合的收益固定分配出來即可,只有這個部分比較牽扯到投資工具的選擇。有關廣泛性的投資組合如何建立可以參考附件

l   我給A君的初步建議是,先了解自己的現況包含生活收支、保障等,之後針對投資這件事情,需要親身參與,而非業務人員人云亦云就相信,釣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然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認為自己投資沒有時間,因此才把錢交給理專來操作共同基金,但偏偏理專的專業度跟業績導向過重,導致完全忽略資產配置而陷入擇時的進出兩難困境

l   此份僅僅是Part1 ,之後將針對A君的投資工具,進行大略的分析比較,最後朝向協助A君建立一個適合執行的方案


留言

andy blogger寫道…
Jerry 提及
您這個問題非常的好
這也是裡專的無奈
首先是市場因素
在全球化及資金的自由流動度下全球的股匯債幾乎都是同一個方向
所以在相關系數上會呈現高度的正相關
至於坦伯頓全球債當時的表現不錯其實是在匯率的積極操作賺到錢
但在2010年時因美元大幅下跌反而賠到錢
所以在做資產配置時台灣的投資人除了因為理專業績因素之外
另外一個重點在於我們的投信投顧並未引進負相關的基金
都是以市場熱銷基金為主
所以去年不管新發行或是引進的基金都是高收債、新興債、點心債等
投資人應該會相當的無奈
在這個產業久了
還真的很痛恨主管機關的無能
讓整個產業完全扭曲
andy blogger寫道…
andy replied
我到沒有這麼悲觀,以國內這麼多檔的共同基金,要作資產配置應該也足夠,我覺得重點不全然在主管機關,或再加上ETF,我相信這樣有足夠作資產配置了
事實上一個廣泛性的資產配置不需要太多檔,且另一個重點在於投資方式的錯誤,我認為後者的問題 完全在於銷售機構及人員上
銷售機構的”主管級”的無知以及銷售人員的無知都造就這些現象

另外你提到有關坦伯頓全球債的表現 觀察很入微,我雖然長年有投資這檔,但也不太知道這些細節
感謝
如果有機會我會針對國內可以買到或有發行的共同基金或ETF作觀察,寫成文章,在現有架構下,架構一個較正確的資產配置觀念以及工具的使用方式
andy blogger寫道…
jerry:
我現在已在推ETF
不過較麻煩的是放空ETF都是在PI才能買
我對放空型ETF比較沒研究,且放空型ETF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連結,可以作為避險,但不是長期配置的標的,另一個觀點是既然是避險,通常是避系統性風險,其實期貨更直接,且對一個已經很廣泛分散的投資組合,避系統性風險的機會不多 ,

對於一般投資人比較麻煩
有機會可討論依下
我認為投資人也要位自己的錢負一些責任
因為他們還是用投機的觀念來看理財規劃或是資產配置
至於國內的共同基金就資產配置真的不夠
因為同質性太高了
強烈附議
連投資等級債都是訴求高配息率
沒有人在投資時先看風險
我的理念是先看風險再來談報酬
andy blogger寫道…
Andy Replied
我的理解是都小空頭時,想到需要避險時,通常都已經跌一大段,不過當然大空頭時,這樣的工具可以短時間使用
但回歸正題,我認為大部分人買共同基金的問題就是你講的心態,會賠錢跟系統性風險關係不大,反而是過於集中,跟短期贏利的心態造成

對於國內的共同基金就資產配置真的不夠,同質太高了,我強烈附議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60520資產配置,該動態還是靜態及 ishare 資產配置系列ETF介紹

美股ETF:BOND.us債券天王精選名單